English

马鞍山:教师队伍建设驶入快车道

1999-12-08 来源:光明日报 楚 楚 郭扶庚 我有话说

“谁赢得了教师,谁就赢得了教育的未来!”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验区”之一的安徽省马鞍山市,这句话变得实实在在。从教师继续教育的全面展开到实施教师队伍建设“444”工程,这座闻名遐迩的钢城以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为切入口,狠抓骨干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师队伍建设迎着新世纪的曙光驶入了快车道。

在马鞍山实施的三大教育工程宏伟蓝图上,最惹人注目的当算“444”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它被形象地称作“制高点”,理所当然地摆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

“444”工程,是指从1999年起,在全市普通中小学逐步建立一支由40名“学科带头人”,400名“市级骨干教师”,4000名“校级骨干教师”组成的骨干教师队伍。

涵义深远的“444”工程,无疑给教师们指明了奋斗的方向。用市教委主任郭应曾的话说:“就是为了在教师中形成一种人人有动力,人人有奔头,人人有作为,人人争创新的崭新局面。”

事实正是如此,今年三月份开评的“学科带头人”,一时间在校园内成了热门话题。目前,首批17名“学科带头人”和274名“市级骨干教师”业已评出,“校级骨干教师”的评选正在紧锣密鼓之中。“一把尺子量高低”,据此出台的《关于“444”教师队伍建设工程的实施意见》对评选范围、评选条件、评选办法、职责和待遇作出具体要求,同时明确规定:对“学科带头人”、“市级骨干教师”和“校级骨干教师”实行动态管理,不搞终身制,每三年评审复议一次,不合格者称号自动取消。当选的“市级骨干教师”,三年内每月享受40元津贴,优先参加培训;当选的“学科带头人”,则每月享受80元津贴,优先参加学术和教研交流活动,具有申报特级教师和享受国贴、省贴专家的资格。

不约而同的是,每所学校都制定了本校的教师培养方案,为“444”工程的顺利实施奠定了一块块坚实的基石。像市八中,所有的青年教师都要经历三个培养阶段:即做合格教师,做骨干教师,做名牌教师。学校实行“导师制”,发挥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每学期举行一次“青年教师优质课大奖赛”,颁奖仪式隆重而热烈。

“建设“444”工程大厦,马鞍山市视骨干教师群体为其中的脊梁,在遴选的基础上加快了培养步伐,构筑起人才“高地”。

提高学历层次首当其中,马鞍山市的目标是5年内小学、初中、高中教师高学历的比例分别达到50%、70%、25%,培养出200名具有研究生水平的教师。创造条件,给骨干教师以机会,“倾斜”效应结出了累累硕果,目前,全市共有近百名骨干教师正在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或参加研究生课程班学习,一支“高学历”的骨干教师队伍渐见雏形。

如果把学历提高仅仅看作上“新台阶”的话,那么从传统的“教书匠”向现代的“专家”型教师转变,则是真正的关键。在马鞍山市,骨干教师人人都有自己的学习计划,以课题搭台子,以教科研促提高,以交流拓思路,马鞍山市教委坚持给骨干教师做到三优先:优先参加培训,优先承担教研课题,优先参加学术活动。

马鞍山市每年开展“教学研究周”活动,以别具一格的方式培训中小学骨干教师。每次选择一所学校,让教师与教研员同台献“艺”,前来观摩的教师打破学校、职务、学科界限,共同切蹉提高。“教学研究周”至今共举办三次,在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上作出许多有益的尝试,适应了社会开放、多元、快节奏的发展趋势,赢得了一片叫好声。

在骨干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中,马鞍山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承担了主要任务,专家讲座、专题研讨、课题论坛等多样的形式开创出良好局面,目前,该中心正在组建“导师研修班”。就是从在职或已退休的教师中,选聘在全市有一定知名度、有自己独特教学风格特色的优秀教师成立导师团,组织骨干教师前来学习,让这批含金量高的“富矿”成为骨干教师“开采”的对象。

骨干教师的培养,是在为明天的教育奠基,效益长远。马鞍山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决定除国家规定的经费外,从去年起,每年划拨30万元专门用于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推进教育现代化工程,马鞍山市舍得在“硬件”上投钱,力争五年内投入五千万元,实施教育信息网络化建设,赶超教育发达地区水平。光有“硬件”,离开“软件”还不行,今年年初,该市教委电教馆举办了计算机软件培训班,首期40名学员系统地学习了课件制作方法,率先成为学校课件制作的“领头雁”。

作为首所省示范高中,马鞍山市二中在今年省教委组织评比的课件制作中拿回了四个一等奖,真正发挥了“示范”作用。省“教坛新星”、市二中教导主任徐礼荣说:“亲手制作课件,开展多媒体教学,不仅增大了课堂容量,以直观生动的画面去感染学生,更重要的是促进老师现代教育观念的树立,老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学生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接受、分析和处理信息,吸引学生参与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以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和运用为切入口,推动现代化教育观念的树立,培养面向21世纪的现代化人才,马鞍山在教师“现代化”的道路上迈出坚定的步伐。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